開啟西域之行01
作者:[日]陳舜臣 著
發布時間:2023-06-12 17:23:37
字數:1204
01
終于來到了西部邊城——喀什。
在飛機下調高度計劃落地時,我就開始琢磨旅行游記的卷首語,左思右想,覺得“邊城”這一稱謂最為合適。
就這樣剛想好,飛機便降落在了喀什機場上。駕駛員技術很是嫻熟,這架搭載著二十四人的小型飛機落地時并沒有產生多大的顛簸。
從烏魯木齊開始就和我們同行的阿布都拉最先走下舷梯,和前來相迎的人一一握手。阿布都拉先生是維吾爾族人,目前在烏魯木齊工作,是**維吾爾自治區外事接待處處長,不過他的故鄉就是喀什,而且他也曾在喀什任教,所以此次他也稱得上是因公返鄉了。到機場迎接的人,似乎都是他的舊識。
我也迅速走下飛機,在阿布都拉的介紹下,和前來相迎的喀什外事處主任劉家祥、婦聯主任阿伊姆哈等人親切握手。我這次是和妻兒一起過來的,因為有女客,當地特意安排了女干部前來接待。
“一路辛苦了。”劉主任問候道。
其實我并沒有感到辛苦,反倒有一種喜悅之情奔涌而出。踏上天山南路的土地,是我三十年前學生時代的夢想。如今來到這里,雖然人還站在水泥鋪就的機場路上,但心早已飛到喀什的熱土上了。
于是我回答道:“沒有沒有,一點兒也沒有,很高興能來到這里。”
“下次您再來的時候,情況會更好些。”劉主任一直在留意我的表情。說完,他開始環顧四周。我也隨著他的視線望去,發現機場跑道正在施工擴建。
“10月開始就可以起降大一點兒的飛機了。”劉主任補充道。
后來我才知道,劉主任所說的大飛機就是指載客量可達四十八人的機型,正好是這次我們所乘坐飛機客容量的兩倍。載客量二十四人的是小型機,四十八人的是中型機,二者有著天壤之別。小型機不能飛太高,也無法飛越天山山脈。烏魯木齊到天山南路是西南走向,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到兩地之間有海拔超過四千米的高山橫亙綿延,因此,從烏魯木齊起飛的小型機必須先要繞飛東南方向。由于選擇了穿越山嶺的航線,所以雖說是空中飛行,實際上和以前的商隊行走路線并無二致。如果是中型飛機的話,就可以選擇最短路線,悠然地飛越天山,也不會像小型飛機那么顛簸。
現在,從烏魯木齊到天山南路有兩條民航線路——
A.烏魯木齊-阿克蘇-和田
B.烏魯木齊-庫爾勒-庫車-阿克蘇-喀什
A為中型飛機航線,B為小型飛機航線。所以,飛往喀什只能乘坐小型飛機了。
這天是7月23日,正好是農歷大暑,塔里木盆地上空的云霧比平時更加厚重。就連中途經停的機場也在播放“今天因天氣原因可能會導致飛機顛簸,請各位旅客注意安全”的提示。想必劉主任已經了解了當日的天氣情況,他口中的“辛苦”應該暗含這層意思。
不管是坐賽斯納機還是軟座紅蜻蜓機,也許是因為我帶有一顆歡愉之心的緣故吧,雖然飛行有點兒顛簸,但我卻并未因此放棄前行的計劃。當我們落地后,才發現容易興云起霧的天空卻一片晴朗,我的心也隨之更加豁然。
我激動得吞咽了幾下,只是想著自己來到了滿懷憧憬的位于天山南路的西部邊城喀什,便禁不住內心翻騰。我下意識地抑制住內心的激動,思緒從現實世界抽離,腦海中開始浮現出一件件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