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三國演義(中小學生必讀叢書)》為作者(明)羅貫中的虛構作品,理性閱讀請勿模仿故事情節! 如有雷同,實屬巧合,請不要與真實人物事件掛鉤!
最新章節
1條評論 最新評論
花開,遇見你,遇見愛 回復
九河中學全校大閱讀課《三國演義》解讀
《三國演義》全校大閱讀課解讀方案
一、教學目標
助力學生明晰《三國演義》情節脈絡,熟知主要人物形象,深度領會作品主題。
鍛煉學生文學鑒賞能力,掌握古典小說人物塑造、情節設置、語言運用技巧。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引導從多元視角看待歷史與文學,激發對古典文學熱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梳理關鍵情節,像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分析典型人物,如曹操、劉備、諸葛亮性格特點;理解“忠義”“謀略”等主題。
難點:辨析歷史與文學藝術加工,領悟作品蘊含的傳統文化精神與價值觀。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系統講解作品知識、背景、重點內容。
討論法:組織學生研討問題,激發思維碰撞。
情境教學法:借助影視片段、故事場景,增強學生代入感。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10分鐘)
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展示劇中經典戰爭、英雄交鋒畫面。提問學生熟悉的三國人物與故事,引出對《三國演義》的探討。
(二)知識講解(20分鐘)
介紹成書背景,從三國歷史到民間傳說、戲曲話本,再到羅貫中整理創作。梳理情節主線,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三國鼎立,再到西晉統一。選取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分析戰役背景、過程、影響與背后謀略。以曹操為例,結合“煮酒論英雄”“殺呂伯奢”等情節,剖析其復雜性格;分析諸葛亮形象,突出其智慧、忠誠與悲劇色彩。
(三)小組討論(20分鐘)
提出話題,如“諸葛亮的忠誠是愚忠嗎”“曹操是英雄還是奸雄”,學生分組討論,鼓勵各抒己見。小組代表發言,闡述觀點與論據,教師點評引導,拓寬思考維度。
(四)總結拓展(10分鐘)
回顧課程要點,強化學生對《三國演義》內容與價值的認知。推薦閱讀毛宗崗評點版《三國演義》,鼓勵觀看紀錄片《三國的世界》,加深對三國歷史文化理解;建議學生創作三國人物短評或改寫經典情節 。
——豆包AI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
2025-03-17 20:38:47 收起回復(1)
2025-03-30 09:32回復
我來評論這本書
您還可以輸入500字(發長評至少500字)
驗證碼
看不清?點擊圖片刷新
(明)羅貫中
這個人很懶,什么也沒留下........
粉絲榮譽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