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見美國時代出版公司總編輯多諾萬 和《時代》雜志駐香港分社社
作者:《鄧小平講話實錄》編寫組編
發布時間:2023-06-12 18:23:16
字數:1696
(1979年1月24日)
1979年1月24日上午,**會見了美國時代出版公司總編輯多諾萬和《時代》雜志駐香港分社社長克拉克。
美國時代出版公司,算得上是全美最大的消費型雜志出版商,擁有在國際上都知名的《時代》、《財富》、《人物》等周刊。從60年代開始,公司開始出版圖書和音像制品,到了70年代,公司又涉足了廣播和電視等領域,最終發展成為了一家綜合性出版公司。
就在1979年1月1日,《時代周刊》的封面出現了**的頭像,其標題為“**,中國新時代的形象”。文中評價**:“一個嶄新中國的夢想者——**向世界打開了‘中央之國’的大門。這是人類歷史上氣勢恢宏、絕無僅有的一個壯舉。”《時代周刊》是全球影響最大的時事周刊,它的封面人物是其最重要的特色。按照《誰在<時代>封面上?》一書的作者所說:“那些經常出現在《時代》封面上的人物,必將被收入歷史課本。”
其實,在1976年1月19日的《時代》封面,就曾出現過**的頭像。當時的封面上寫著這樣一句話:“中國,是朋友還是敵人?”在當時,《時代》雜志就已經看出**會對中國未來產生巨大的影響。1978年12月25日,《時代周刊》的封面再次出現了**的頭像。不過這一次**的頭像是以小框的形式出現在卡特總統公開講話照片的下方,其標題為“與中國打交道,與以色列免談”。此時《中美建交聯合公報》已經發布,這一驚動全球的消息,成為卡特政府一道耀眼的政績。由此而來的,便是西方世界對中國的集中關注,**更成為了焦點中的焦點。1979年1月1日的《時代》封面,便把**評為了本年度的風云人物。
時代出版社總編及《時代》雜志駐香港分社的社長來訪,正值**訪美的前夕。而就在**訪美的最后一天,《時代周刊》再次以**為封面,標題為“鄧來了”。其后,**作為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領導人,屢屢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在1986年,**再一次被評為了1985年的年度風云人物。
這一次的訪問,總編多諾萬向**提出了一系列有關中美關系和當前國際形勢等的問題,**對其侃侃而談。
多諾萬向**提問說,中國是否反對美蘇戰略核武器協定的簽訂。這是美蘇在冷戰中為了進行戰略收縮,而進行的旨在限制洲際戰略核武器軍備競賽的一系列協議。協議于1969年10月25日達成,并在70年代和80年代屢屢談判進行修改。
對于這項旨在促進和平的談判,**說:“我們不反對簽訂協定。我們的頭腦是清醒的,人們不要把希望寄托在這上面。謀求世界和平,簽訂這些協定不如中美關系正常化,也不如《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我們相信,中美關系正常化能為美國用先進的東西幫助我們實現四個現代化創造更有利的條件。這點對美國來說也是有利的。”
多諾萬又提到,在國外有人談論中國的“非毛化”問題。這個“非毛化”,指的是在**去世后,刻意否定**的一切行為的現象。這個現象,不僅在國內有出現,在國際上持此種觀點的人也大有人在。
對此,**說:“最近我們多次講,不論現在還是以后,**思想仍是我們的指導思想,我們有許多基本原則還是毛主席和周總理生前確定的。毛主席并不是沒有缺點、錯誤。如果要求任何一個偉大的人物沒有缺點和錯誤,這不是馬列主義,也不是**思想。有許多事情毛主席生前沒有條件提出來,我們現在提出來,這本身不是‘非毛化’,根據現實提出問題是完全應該的。我們現在還是按照毛主席、周總理畫的藍圖來建設我們的國家,來實行我們的對外政策。”
多諾萬也很關注**問題。**則向他介紹了中國對**的政策:“我們的政策和原則合情合理。我們尊重**的現實。**當局作為一個地方政府擁有它自己的權力,就是它可以有自己一定的軍隊,同外國的貿易、商業關系可以繼續,民間交往可以繼續,現行的政策、現在的生活方式可以不變,但必須是在一個中國的條件下。這個問題可以長期來解決。中國的主體,也就是**,也會發生變化,也會發展起來。總的要求就是一條,一個中國,不是‘兩個中國’,愛國一家。”
通過此次會談,**向多諾萬展現了一個在繼承前代基本國策的基礎上,積極向世界靠攏的全新中國的形象。